当前,我国国债市场化发行机制日益成熟,二级市场交易日渐活跃,国债存量规模大幅扩大,利率市场化取得长足进展。同时,期货市场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日益完善和沪深300股指期货成功运行,为国债期货的推出扫清法律障碍、积累了宝贵的监管经验,国债期货上市时机已经成熟,产品风险可测可控,上市后将稳定运行。 国债期货已盛行全球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各国经济发展十分不稳定,为了治理国内经济以及在汇率自由浮动后稳定汇率,西方各国纷纷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导致利率波动日益频繁而剧烈。 1976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国债期货合约。国债期货一经推出,就迅速得到发展,成为十分活跃的短期利率期货。目前,利率期货的成交金额在全部金融期货中的占比基本保持在90%左右,而国债期货占据绝对比重。 由于国债期货在规避利率风险、价格发现、促进现货市场发展等方面表现卓越,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快速的发展势头,其一度成为了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举措。直接经受1998年金融风暴冲击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几乎很快推出了国债或其他利率期货产品,以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个期货交易所推出了国债或政府公债期货产品。除我国之外,全球前十五大经济体都推出了自己的国债或其他利率期货产品。 现货市场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我国国债现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国债期货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行规模不断扩大。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前四年间每年国债发行40亿元左右。到2011年9月底,我国可流通国债余额达到6.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六,约是1995年国债期货试点时期国债存量的60倍。当前,我国国债余额约占GDP的16%。从国际经验看,现阶段的国债存量规模已经能够保障国债期货的平稳运行。 二是发行制度日益成熟,国债期货抗操纵性大大增强。目前,财政部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国债市场化发行机制,并对1、3、5、7、10年期关键年期的国债品种采用定期滚动发行制度。国债管理体制、发行机制、交易方式改革所带来的国债市场效率的提高,以及国债发行期限结构的完善,使国债收益率曲线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增强,基准收益率曲线基本形成。 三是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日渐活跃。从1997年到2010年,国债现货市场总交易量大幅增加,流动性日渐增强。1997年,银行间市场国债交易量仅4亿元,到2010年,银行间市场交易量增长至74756.69亿元,增长1.71万倍,而上交所与深交所的国债交易量分别为798亿元和57亿元。 避险需求强烈 随着国债现货市场的快速发展,机构的避险需求日趋强烈。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商业银行持有国债3.9万亿元,占整个国债市场的63.13%,迫切希望利用国债期货等债券衍生品规避利率风险。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国债面额为681.26亿元,是位于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之后的第三大国债投资机构。机构投资者作为理性的市场主体,已经成为国债市场的主流,这为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国债期货的推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利率市场化取得长足进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债期货的推出并不要求一个国家已经达到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程度,例如,美国1976年推出了世界上首个国债期货合约,而其利率市场化直至1986年才全部完成。经过自1996年以来近14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甚至已经超越国外推出国债期货时的历史情形。 我国目前的利率市场环境与金融创新活动,与美国以及其它一些国家推出国债期货时的情形不乏类似之处,美国也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推出了国债期货。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深入,这为我国恢复国债期货提供了保障机制。 监管能力与金融创新匹配 国债期货的风险可控、运行安全将是决定国债期货产品成功的首要因素。在市场监管方面,证监会已发布实施15个期货交易所业务活动监管工作指引,对品种上市、规则修改、市场检查、异常交易认定、关联账户认定、交易专网管理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建立了市场运行的预警、监测和监控,以及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工作机制,整个期货市场的法制体系和监管环境较以往有着大幅提升。 同时,期货市场集中统一监管的模式已经确立,监管手段日趋丰富,监管能力逐步提高,期货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能够守住不发生系统风险的底线,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 股指期货提供宝贵经验 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成功运行,为国债期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会员分级结算制度、结算担保金制度、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报告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可以确保国债期货的平稳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在股指期货市场的开展为中金所管理国债期货产品积累了经验。未来中金所在推出国债期货之时,也将实施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下,参与国债期货产品的投资者都将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将增加市场交易的理性度,避免投资者盲目入市。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