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套期保值理论与实践》一书有感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结构不断完善,市场容量不断增加,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实体产业的融合度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在更高层次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资本化和金融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加快,经济运作面临管理通胀压力和波动风险加剧,特别是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让我国企业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巨幅波动带来的风险有了切肤之痛,对如何有效地规避和管理风险有了新的认识。企业迫切要求有效利用现代金融工程技术开展套期保值,提升企业和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如何将套期保值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并在实践中较好地加以运用,这仍是很多企业所困惑和茫然的课题。 套期保值尝试新模式 2011年8月,在山西证监局局长孙才仁的组织和筹划下,山西证监局、山西省国资委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相关人士在山西对企业的套期保值培训尝试了一种新的模式:以企业为单位,打包培训、系统培训。其主要思路是,按照企业实际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所需要的人员规模和部门分布需要,对各企业挑选出的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化培训。同时,将培训中各专家的讲授内容集结成册,整理出《套期保值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对国内想做套期保值而又迷茫、以及在套期保值中摸索了一段时间想有进一步深化领悟的企业的及时雨。 本书站在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结合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从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现代金融工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系统的企业现代风险管理理念。本书共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从期货市场的历史及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开始,介绍了期货交易的方法和基本的套期保值理念,并分析了套期保值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意义,阐明了套期保值是金融化时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下卷则结合专家们自身长期的期货业管理实践经验和企业的实际操作心得,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了套期保值的运作策略与程序、工具和方法,使企业可以通过经典的套期保值案例来感悟套期保值,从而“舞好套期保值之剑”。同时,在传统套期保值理论原则基础上,本书明确提出了“风险可对冲原则”、“规模适度原则”、科学开展套期保值的“八要诀”等等,来说明套期保值是可以掌握、可以复制的“常道”。本书文风朴实,读来亲切,内容安排前后有序,逻辑推理脉络清晰,道理表述深入浅出,并且保持了众多专家的研究风格,贴近读者,易于理解。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本书中,孙才仁局长提出了企业管理革命的“新四化”。对一个国家和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首先就是全球化和国际化。除此之外,针对企业来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可谓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以商品经济和企业股份制改造为代表的市场化和资本化革命,即资本化;第二次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革命,即信息化;中国企业将要经历的第三次革命,将是以衍生工具和风险对冲为依托的金融化革命,或者可以叫做风险管理革命。 金融化时代的企业风险管理革命 本世纪以来,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一度持续高涨,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沉重打击,充分表明了一个重要动态:21世纪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进行一场新的革命,即金融化时代的企业风险管理革命。这场革命已在本世纪初悄然开始,并在我国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得到了验证,今后的任务是如何启迪更多的企业自觉面对、深刻认识和积极投入其中。这对我国企业是一次世纪性的挑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 期货金融等衍生品市场和期货业,一方面担负着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革命提供平台和服务支撑的责任,另一方面则必将在企业风险管理革命的浪潮中获得自身更大发展。回顾我国期货市场的坎坷发展历程,只有来自经济和产业的强大需求,才是期货市场创新发展的真正推动力。 就一些大型企业而言,在参与和利用期货市场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适合国际市场变化和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所需要的企业内部决策管理系统、风险管理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这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逐渐得到丰富和完善,管理更加趋于严谨,企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快的提升。因此,借助期货市场及套期保值这一纽带,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成熟和完善起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企业建立更为专业化的管理体系,遵循国际化的视野和风险管理思维,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期货市场,统一进行采购和销售等。同时,在运作体系上通过建立相应的沟通制度,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联动、期货与现货联动、采购与销售联动、国内与国外联动,从而把价格风险管理转化为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业务的各个层面。 《套期保值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出版,对上述问题作出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解答,必将对我国期货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套期保值服务给予具体的指导,为广大企业经营者管理风险提供有益的启迪,也必将对我国期货理论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