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农产品期货

筑底迹象明晰 连豆顺势而为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02-13 14:43:42 来源:上海中期 作者:杨晓云 关斌

主要合约一周数据汇集(单位:元/吨)

品种 周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周收盘价 涨跌 成交量( 成交变化 周末结算价 持仓量(万) 持仓变化
CBOT3 1214.2 1236.4 1184.2 1232.4 13.4 47.3 8.60 1209.0 18.7 -0.24
DCE09 4330 4425 4294 4385 58 66.2 38.1 4380 24.7 3.78
数据来源:CBOT,DCE 交易日期:2012/1/30-2011/2/6

品种 周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周收盘价 涨跌 成交量( 成交变化 周末结算价 持仓量(万) 持仓变化
CBOT3 1214.2 1236.4 1184.2 1232.4 13.4 47.3 8.60 1209.0 18.7 -0.24
DCE09 4330 4425 4294 4385 58 66.2 38.1 4380 24.7 3.78
数据来源:CBOT,DCE 交易日期:2012/1/30-2011/2/6

数据来源:CBOT,DCE 交易日期:2012/1/30-2011/2/6

一周行情

上周盘面状况:

上一交易周(1月30日--2月3日)连豆1209合约的基本交易情况是:开盘于4330元/吨,最高价4425元/吨,最低价4294元/吨,收盘价4385元/吨,全周按照结算价盘面上扬58元/吨,持仓量66.2万手,成交量为24.7万手,本周成交量增38.1万张,持仓量继续上扬3.78万张。

2月3日所在周,美豆主力03月合约的主要运行情况为,开盘于1214.2美分/蒲式耳,最高价1236.4美分/蒲式耳,最低价1184.2美分/蒲式耳,收盘价1232.4美分/蒲式耳,全周结算价为1209.0美分/蒲式耳。全周上扬13.4美分/蒲式耳。

市场分析:

上周连豆开盘仍维持上攻态势不变,但是上冲的动力并不充足,分别在周四、周五创出高点4420元/吨,4425元/吨,技术上或形成双顶走势,随后盘面就开始震荡下挫,笔者感觉盘面有诱多的嫌疑,连豆也有可能暂时回归弱势氛围。

另外,近期在 CBOT大豆和国内连豆的联动过程中,连豆“随美起舞”的特征在不断淡化,尤其是年前、年后的几次暴跌,均没有给连豆盘面带来任何致命打击;反而美盘的略微企稳却能不断鼓舞中国市场做多的人气。

现货分析:

3日,国内部分港口大豆价格保持稳定。其中,广州黄埔港3850元/吨;浙江宁波3750元/吨;江苏张家港3750元/吨;山东青岛港3700元/吨;天津3750元/吨;辽宁大连港3750元/吨;上海3750元/吨。

据《油世界》2月1日最新预测,2011/201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528亿吨,低于美国农业部1月份预测的2.57亿吨,较先前预测数据下调900万吨,较上年实际产量2.658万吨下降1300万吨。该报告预测,2011/2012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7200万吨,较先前预测的7430万吨下调230万吨,低于上年产量(7530万吨)。预测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为4850万吨,较先前预测的5200万吨下调350万吨,也低于上年产量(4920万吨)。

技术分析:

大豆主力合约1209自去年9月底创出新低4160元/吨的价格后,市场K线运行所形成的波谷就开始不断抬高,说明大豆期货筑底迹象明晰,上扬态势稳健;但是就目前这波上扬行情的1小时K线走势分析来看,大豆期价遇到了双重顶的压制,回落的可能性在放大,如果未来行情走弱,4320—4340—4360一线分别会遇到技术阻挡,当然,对长期看多的投资者,显然是伺机买进的技术价位。

操作策略:

CBOT03合约价格再次接近1月初的高点1244美分/蒲式耳,该价格压力突破与否可以成为判断未来美盘走势的主要依据,笔者提醒投资者注意盘面高位回撤的风险。

具体到连豆:由于其筑底迹象明晰,在美盘的配合下,建议中长线投资者,以前期低点为止损依据,逢低买进,顺势而为,切忌盲目追涨。

现货市场交易价格

时间 黄埔 宁波 张家港 青岛 天津 大连 上海
20120106 3850 3875 3750 3700 3750 3750 3750
20120113 3850 3875 3750 3700 3750 3750 3750
20120120 3850 3875 3750 3700 3750 3750 3750
20120203 3850 3875 3750 3700 3750 3750 3750

数据来源:上海中期 中华粮油网(红色:较上周上扬;绿色:较上周下挫。

行业数据及新闻

粮油加工业规划严控大豆油加工新项目

2012年1月17日,国家粮食局网站发布了一则《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而在两年半以前,《华夏时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名为《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的纲要,其提纲结构与上述“十二五”规划基本一致,只不过,规划期从10年变成了5年。

“2009年7月份的一天,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找我开了一个会,就是讨论《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的编制问题,当时发的提纲上面印制的规划期是从2009年至2020年。”南方一位粮食加工企业的老总向本报记者表示。

这位老总看过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后指出,“扶持内资、限制外资”的政策取向不仅没有变,而且扶持内资的政策更加细化了,有了具体量化的指标,国内的粮油龙头企业势必会从中受益。

扶持内资政策更具体

2009年7月11日,《华夏时报》上刊登的《粮食加工业规划已报国务院将扶持内资限制外资》指出,“在未来的十年,我国将加大中央财政预算或新增投资,加快培育国有和民营加工龙头企业,推高产业集中度,同时严格行业准入,健全外商投资及并购审查机制。”

而为期10年的规划迟迟没有出台,取而代之的却成了“十二五”规划,但前后2个规划一致的是,均把“加快培育国有和民营加工龙头企业,推高产业集中度”列为重点,也都提出“要加大中央财政预算或新增投资,以加强技术改造,培育、壮大粮食加工业龙头企业,加强对产区大型粮食加工企业的支持,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据一位曾参与规划研讨和编制的专家称,“十二五”规划较之前更加具体和量化。

例如在稻谷加工业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在长江中下游、东北等稻谷主产区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大米主销区建设或重组一批年加工稻谷2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扶持年加工稻谷1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样,在小麦加工业、薯类加工业和主食加工业等方面,“十二五”规划也有类似数字指标的详尽表述。

“此外,在企业资质和资本金控制上,则更能体现出政策的约束力和国家扶持龙头企业的倾向。”上述专家说。

“十二五”规划要求,从事粮油加工的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现有净资产不得低于拟建项目所需资本金的2倍,总资产不得低于拟建项目所需总投资的2.5倍,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65%,项目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项目总投资的30%。

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日前在解读“十二五”规划时也曾表示,要做大做强骨干国有粮食企业,支持中央粮食企业提升整体实力,引领行业发展。同时,着力培育若干个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区域性地方大型粮食企业。

“加大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发挥骨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国家粮食应急加工和保障成品粮供应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聂振邦说。

限制外资范围“被扩大”

“十二五”规划提出,外商投资粮油加工项目,按照坚持对外开放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及相关规定,进一步健全粮油加工业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

根据2011年12月24日国家发改公布的最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自2012年1月30日起,我国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茶籽油、葵花籽油、棕榈油等食用油脂加工(中方控股),大米、面粉加工,玉米深加工等项目将实施外商投资限制。而在2007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国家仅仅在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中方控股),玉米深加工等项目上限制外商投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十二五”规划还要求对“大豆加工业从严控制”,“严格控制大豆油加工新建项目”,“沿海地区要进一步压缩产能”等。

“目前国内大豆加工行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加工产能总和现在应该是超过了1.2亿吨,但是2011年实际加工的数量也就5000多万吨,连设计产能的一半多不到,而且,现在还有2000多万吨的大豆闲置在仓库里。”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对本报记者说。

大豆加工业外资比重和原料进口依存度偏高,跨国企业加快进入我国粮食加工领域,国内粮食加工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据国家粮食局内部报告显示,我国70%油脂加工厂是外资,80%大豆压榨能力为外资控制,我国进口大豆货源和实际加工能力都控制在少数几个跨国粮商手中。该报告称,外资油脂企业完全控制国内市场,压缩国内企业发展空间,并波及上游种植业和下游养殖业。更为严重的是,跨国粮商扩张的触角逐渐向稻谷等粮食加工业延伸。

“除了产能过剩,国家在油脂、面粉、玉米等深加工领域限制外资也是为了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上述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说,“如果外商进一步在粮食生产领域扩张,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力度就会变弱。”


责任编辑:伍宝君
Total:51234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