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农产品期货

筑底迹象明晰 连豆顺势而为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02-13 14:43:42 来源:上海中期 作者:杨晓云 关斌

三、我国从当前大豆贸易格局中显著获益

目前,我国大豆主要用途是满足油料需求,用于食用油脂加工,并不涉及口粮需求。因此,相对于稻谷、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而言,大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对于这一产业我们应按照市场原则配置资源,根据资源禀赋优势发展自由贸易,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在大豆产业国际贸易加工格局形成过程中,我国获得了显著效益:节约土地资源,满足油脂需求,促进技术进步,形成油脂加工中心。

1.节约土地资源

在总耕地面积有限的约束条件下,通过进口大豆却可以做到既增加供给又节约珍贵的土地资源。以2009年为例, 我国进口大豆4255万吨, 以我国当年的大豆单产每公顷1.62吨来计算, 我们需要增加2626.5万公顷耕地,而2009年大豆耕种面积只有1195万公顷。

此外,我国4种土地密集型的粮食产品中,大豆种植业更为“耗费”土地资源,更具比较劣势。据统计,我国一公顷耕地的单产,水稻是6.26吨,玉米是5.29吨,小麦是4.28吨,而大豆仅为1.70吨。由于大豆相对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等高产粮食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低,尤其是与同为饲料原料,具有一定替代性的玉米相比单产更低,仅为玉米单产的1/3,因而其发展受耕地制约更为显著。出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考虑,通过进口大豆“解放”出稀缺的土地资源来生产更为重要的玉米、稻谷、小麦显然是明智之举。

2.满足油脂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植物油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进城,持续推动植物油需求增长。1990年城镇人均每年消费6.4千克植物油,2009则是人均消费9.67千克,增长了50%。4大跨国粮商进入我国油脂加工产业大大增加了油脂供给,使我国公众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优质的植物油成为现实。

3.促进技术进步

开放大豆市场在保障食用油需求的同时,更加促进了国内食用油生产工艺的进步,提高了国内食用油消费的档次,告别了劣质“洋油”“土油”时代。目前,在大豆加工工艺等很多技术领域上,我国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尤其是在“黄曲霉素去除技术”上的成就,提高了食用安全程度。此外,跨国粮商先进的管理物流模式(如信用证方式)具有良好的外溢效应,加速了我国大豆产业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

4.形成油脂加工中心

由于旺盛的油脂需求和低廉的企业建设成本、人工成本,我国涌现出一批大型油料加工企业。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1家日处理油料为6000吨的大型油厂,其中5家在中国, 即江苏张家港东海粮油( 12500吨/日)、广西防城港大海油脂(7500吨/日)、河北秦皇岛金海油脂、连云港益海油脂( 6000吨/日) 和河北三河汇福粮油( 6000 吨/日)。

2000-2008年期间,中国大豆的日加工能力增长了4.3倍⑦。截至2008年底,我国大豆日压榨能力超过500吨的加工厂有150家,日压榨能力为26.3万吨,年加工大豆能力超过7900万吨,加上日压榨能力500吨以下的加工厂,年加工大豆能力超过8700万吨。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油料加工能力最大的国家。

四、结论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为各国参与大豆产业国际分工提供了机遇及路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对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进行了整合配置, 促进了全球大豆产业贸易加工格局的形成。

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和外资加速整合大豆加工业的现象, 正是我国在自身要素资源约束下发挥比较优势自发地适应国际大豆产业分工的体现。由于我国在大豆生产方面具有人均耕地资源稀缺、研发能力薄弱、流通成本高等比较劣势, 大豆产业开放后中国从大豆净出口国转变为大豆净进口国。同时,我国廉价的工厂建设成本、劳动力成本使得我国沿海地区在大豆加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吸引跨国粮商纷纷在沿海布局油脂加工业,使得全球大豆加工中心逐步向我国转移。

此外,当前在讨论大豆产业问题时, 多数学者对国产大豆遭受冲击后豆农福利的损害存在忧虑。事实上,过于关注局部和短期利益往往会导致“一叶障目”,从而忽视整体利益和长期影响。豆农和耕地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大豆种植产业中转移出来,去从事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或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为重要的玉米、稻谷、小麦等作物,从长期来看全社会福利得以提高,属于帕累托改进。

责任编辑:伍宝君
Total:51234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