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头条附属

国债期货年内推出恐无望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02-14 09:09:24 来源:经济观察网
两年前就传闻要推出的国债期货,终于开始动真格了。

2月9日下午5时,中金所发布消息称,将于2月13日正式启动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并将逐步对外开放,分批次发展银行、证券、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并在适当时机推向全市场。据期货业人士介绍,参加试点的机构包括光大、东证、南华、国泰君安等期货公司以及几家商业银行。

“监管层对推出国债期货是十分谨慎的,毕竟有此前的教训在那里。估计今年内都很难推出真正的交易品种。”某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

合约设计基本成熟

此次国债期货仿真交易选择了面额为100万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3%的5年期名义标准国债为合约标的;合约月份为最近的三个季月(三、六、九、十二季月循环);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2%;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3%;手续费标准为不高于成交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一。

在合约正式推出前,曾有业内人士表示保证金收取比例可在13%左右,市场稳定后适度调低。对此,格林期货金融研究院院长于军礼告诉记者,国债期货3%的保证金已经完全足够,甚至有些偏高。因为国债期货就是一个利率期货,而一年期利息只有3.5%左右,利率变动不会超过3%。而13%的说法是根据股指期货设计的,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一天能达到10%,所以保证金要求到13%,但国债期货是完全不同的。

而对于涨停板的限制,于军礼认为国债的利率变动实际上达不到2%那么多,每天有个1%就不错了。国际上的国债期货品种也都没有涨停板限制,设立这个标准只是为了防范极端风险。

国债期货竞价交易采用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两种方式。交易所的结算实行保证金制度、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结算担保金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和会员分级结算制度。

实际上,上述5年期国债并不存在。合约到期时采用实物交割方式,相关方面会公布一个价格转换因子,在最后交割日剩余期限4-7年(不含7年)的固定利息国债都可转化为交割物参与交割。

据参加试点的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介绍,此次国债期货的交易和结算环节并无特殊之处,只是又多了一个期货交易品种而已,系统无需做太大修改。而此合约的交易门槛也相对较低,方便投资者参与。“对投资者来说,国债期货就是多了一个资金有效配置的手段,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防范工具。”于军礼表示。

交易环境有待完善

事实上,国债期货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17年前就已经推出过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但当时经营国债期货的交易所主做现货交易,保证金要求比较低,因此导致了市场的投机和操纵行为较多,最终酿成“3·27事件”。

一位期货公司人士认为,当时的国债期货交易的是保值补贴率,是针对当时通货膨胀背景下的一种临时性的补贴措施,并不是一种利率市场化的产物。而现在经济发展的形势确实要求国债期货产品的推出。

鉴于当年的经验教训,此次国债期货的推出,中金所经过深思熟虑,并借鉴股指期货的推出过程,来试点运行国债期货。据了解,中金所自2011年11月9日开始在内部进行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各项业务运转通畅。而对于国债期货品种的研究和产品设计,则早就已经开始进行。于军礼告诉记者,国债期货在两年前就已经传闻要推出,当时公司内部就已经针对这项产品进行了准备,包括从人才储备到新产品设计等各个方面,主要还是集中于投资和套期保值产品的推出。

而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可也告诉记者,该公司正在积极备战,包括围绕中金所要推出的5年期国债期货设计一些套利产品。

“国债期货应该尽快推出,否则中小企业融资和高收益债券的推出都会延后,和现在的经济发展规模不相匹配。”于军礼分析道。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进一步表示,在市场架构上,应该以交易所为依托,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力。但并不是排斥散户,而是要形成“机构唱主角、散户跑龙套”的格局。除银行外,券商、基金、银行、信托、保险机构都可入市。

同时,他建议,国债期货推出后,要形成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的良性互动。提倡建立全国性国债二级市场,使国债期货价格有一个统一的现货价格基础。国债现货市场现在存量约7.7万亿,其中85%可流通,而流通主要是在银行间,市场化程度不高。为配合中金所期货交易,可以在沪深两市开辟债券现货交易市场。
责任编辑:翁建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