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麦对玉米替代比例后期有望提高,但下游饲料消费转淡,预计提振作用有限。中期来看,小麦或已经进入由强转弱的阶段。 春节以来,玉米期价节节攀升,而强麦价格却上冲乏力,自2月6日后进入弱势调整。目前,强麦1205合约期价已再度低于玉米1205合约的价格,未来强麦对玉米的大规模替代能否再次出现,是市场需要关注的。 国内小麦市场步入消费淡季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国内进口小麦217493吨,2011年共计进口小麦1248822吨,同比增长2.48%,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南方销区加工企业对产区小麦的采购需求。 目前春节假期刚过,小麦购销还未完全恢复,现货价格延续年前稳中有升的趋势。春节期间面粉厂开工率普遍有所下降,目前国内面粉厂开工率在55%左右,节后待销库存压力减小。由于产能下降,部分产品出现一定程度提价,但下游消费已经步入淡季,需求反应较为平淡。在消费转淡的情况下,上游原料采购的成本压力难以向下游有效传导,而下游消费的转淡将进一步限制上游原料的采购。 小麦替代玉米比例增加难以提振消费 目前强麦期货指数与玉米指数的比价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1.04附近,小麦与玉米的正常比价为1.5。根据历史经验判断,小麦玉米比价低于1.05时,小麦替代玉米现象开始出现。历史数据显示,当小麦玉米比价低于0.93时,将出现较大规模小麦替代玉米现象。当前期货强麦1205合约与玉米1205合约的比价已经运行至0.99附近,预计受到比价关系的影响,饲料配方中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将开始上升。如果玉米价格继续坚挺,而成本压力不能顺利向下游传导的话,小麦替代的比例会继续增加,小麦与玉米比价将回升。 由于今年玉米水分居高不下,玉米存储有很大风险,很多饲料企业不敢大量采购玉米。此外,后期玉米价格走势存在较大变数,一方面国家在东北地区收储已刺激玉米价格回升,另一方面玉米工业需求较大,一旦春节后玉米深加工业需求好转,玉米价格很快就会大幅走高。综合考虑,饲料企业更乐意采购小麦,部分企业甚至已全部用小麦。 由于下游饲用消费已经全面转淡,且前期生猪补栏较为谨慎,进入3月份后,存栏多为幼仔,饲料的需求量将大幅下滑。因此,虽然小麦对玉米将再次出现大量替代,但受到下游饲料消费转淡的影响,小麦对玉米的替代量难以对小麦消费形成有效提振。 USDA报告的利空影响仍在 春节过后,国际小麦价格一路下行,主要是因为俄罗斯谷物出口关税调整的预期逐渐减弱,俄罗斯政府表示至少4月份前小麦出口仍将实行免税政策。同时,美国、乌克兰等地的小麦生长情况有所好转,缓解了市场对未来小麦供给紧张的担忧情绪。 美国农业部2月份供需报告预测全球2011/2012年度小麦供应量增加210万吨。在供应量小幅增加的背景下,美国农业部同时将全球小麦消费量预估下调100万吨,将全球2011/2012年度小麦年终库存量上调31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2.131亿吨,这比1999/2000年度创造的前纪录水平增加240万吨。因此,美国农业部2月份供需报告使小麦市场呈现出整体偏空的氛围,这也将对国内小麦市场产生一定的利空影响。 总体来看,由于进入消费淡季,小麦上游采购的成本压力难以向下游消费有效传导,下游消费的转淡将限制小麦价格的上行空间。小麦的价值洼地逐步显现虽然有助于小麦对玉米替代比例的提高,但受到下游饲料消费转淡的影响,对价格的整体提振作用或将有限。同时,国内小麦市场还将受到全球小麦市场利空的间接性冲击。中期来看,小麦或已经进入由强转弱的阶段,后期或将维持弱势运行。 责任编辑:伍宝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