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敌国》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擅长大额交易的对冲基金经理——斯坦哈特·范·博考维奇。他的盈利模式很简单,只要坐在交易室里,当高盛与奥本爱默打电话向他提供大额股票时,只要有足够的折扣,他就照单全收。虽然在1960年代,美国投资公司的交易室只是个支持性的后台,对很多杰出的分析师与投资经理来说,派发交易单是个相当乏味的事。然而,找到有胆量大量买入的买家,就是斯坦哈特公司的盈利点。他就通过增加大额股票的流动性赚取了很不错的收益,尤其在战后萧条期弥足珍贵。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交易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件机械、无关紧要的事变成了八十年代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能”。 在2011年刚刚过去的低迷市场中,国内也有个阳光私募,用这种策略获取了理想回报,他们就是全年的以收益率14.18%获得亚军的“思考一号”。他们利用大宗交易平台,批量买入折扣的股票,然后用极快的速度将其卖出,从而锁定稳定收益。 他们的核心人物叫做岳志斌,他也是“思考一号”投资顾问——瑞安思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我与他交换名片的时候,发现他们公司在温州,而他自己也是个地道的温州人。我很好奇,问他怎么会想到做这类产品。他说,他从来不知道美国什么人做这个风格,他的思路就像温州人做批发生意,在这个地方拿到个批发价,在另一个地方用高一点的价格卖掉。2008年时,“大小非”解禁进入高峰时期,这些股票大多都会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兑现利润,所以,他们就利用这个机会赚点块钱,这就是他们“主动出击、套利减仓”的风格。 据我了解,专门做这个风格的私募在国内大约有4、5家,也有一些私募是作为一个配套产品。然而,岳志斌的“思考一号”是专门做这类风格的最先阳光化的私募产品。据岳志明斌所称,他想把影响力扩大到全国。不过他同时也面临一种尴尬,因为他们公司目前的规模在7000多万元至1.1亿元之间,首先,他不想因扩大规模而稀释利润,另外,他同时觉得,这个规模在大宗交易上套利颇为理想。 岳志斌本人也算是温州人的另类,他9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银行,93年就开始做股票,98年进入证券行业,先后在大鹏证券、广发证券等券商呆了一段时间,在他看来,做股票,重要的不是买,功夫都在“卖”上。他的证券资历,让他不管在渠道上还是技术上,都具备了“卖”的特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一套交易系统”。所以看到2008年这个机会时,选择靠“卖”赚钱,也算是水到渠成。“我觉得其实我就是在做涨停板,只是涨停板是敢死队自己用资金量把那个涨停造出来,在第二天惯性上涨的时候赚取几个点利润后全部抛出,而我们在大宗平台上的交易价,就相当于涨停板的收盘价,我们第二天再快速卖掉,但我们不需要像他们那么主动,省了一个悬念。” 不过,这类大宗交易平台的套利风格说起来容易,其实也有不少技术含量。岳志斌他们在做每笔大宗交易时,看到3个月提前公告后,有选择性地对投资标的进行选择,然后跑到上市公司与管理层接触,确定好双方的协议折扣价格。其次,他们在交易时,也会考虑到市场的活跃度。比如他们的交易量决不会超过那只股票10日的实际交易量,他们不做均价减持,基本利润都能锁定在1%以上,最高可以达到14%。交易时间基本是两天,第一天打折买进,第二天卖出。他们对大宗平台上公司参与比例是3%~5%。 他们有个比较新鲜的思路是“净值管理”。他们的投资组合中也有一些股票仓位,但比例很低,比如他们的净值在1.1元以内的时候,自主股票的仓位在20%以下,当净值达到1.2元以上时,股票仓位可以提升到30%,达到1.3以上时,他们才会考虑放大自主股票选择的比例到40%。如果股票没有给净值带来太大帮助,他们就会马上清仓股票部分,所以,他们的净值不会跌到1.25元以下,然而,一旦买到了好的股票,就快速为净值增长0.1元,这样至少可以保证绝对收益。 另外一个思路是,他们对于持有产品半年以内的投资者,分成比例是25%与75%,而持有半年以上后,他们是二八分成,甚至达到三七分成,不收管理费和申购费,将当前信托的协议存款利率可以对冲掉信托的管理费与银行的保管费全部退给投资者。在他看来,这样有助于投资者长期投资。他们恐怕也是封闭期最短的产品,持有人半个月就可以卖出,每月1日、27日是赎回日。因为他们都是短期交易,可以给带来这样的资金灵活性。另外,产品封闭期短与温州人喜欢 “走快钱”的风格有关,“巴不得第一天买了股票,第二天就能赚钱,第三天就能分钱。” 不过,就像斯坦哈特后期的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者一样,岳志斌也面临这样的烦恼,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竞争者的加入,这类风格的私募会失去资金流动优势,但他觉得自己的优势至少还能保持一年,他现在打算扩展大额交易的产品线,目前已经从上游开发定向增发、新股配售等产品。看来,大额交易风格的私募产品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优势。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