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商品期货商品期权 >> 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举动

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一周2600亿元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2-02-20 09:34:29 来源:一财网 作者:汪晴波

“名义标的、实物交割,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防止逼仓,且现货上看,国债的二级市场流动性略显不足,国债期货还可以增强现货的流通。”

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已经推出了一周,从仿真合约的设计和众合约的各项交易指标来看,未来的国债期货仿佛将比我们所熟知的任何一种现有的期货品种都要“乖”。

据海通期货统计,截至2月17日收盘,国债期货仿真过去五个交易日内共成交269799手,持仓量达38964手,成交总金额更达到2600亿元以上。业内人士指出,成交活跃、投资者参与热情高其实并不算首周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的最大亮点,与众多已经上市的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相比,国债期货在模拟运行阶段即显示出成交量分布均匀、波动更为稳定的特征。

无主力合约

“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了一个星期,它就没有固定的主力合约,几乎每个合约都是主力合约。”一位投资者表示。他说,尽管在当年股指期货模拟交易的时候,也出现过多个合约同时活跃的情况,但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中的主力真的很难区分。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目前共运行TF1203、TF1206以及TF1209三只合约,据这位投资者观察,在国债期货仿真推出的首日,最活跃的合约当属TF1203合约,首日成交23645手。但该合约成交第二日就开始下降,之后两日其主力的地位分别被TF1206和TF1209所取代,似乎三天内主力合约被三个合约轮流做。到了上周五收盘,三只合约成交量又出现势均力敌的情况,分别为14504手、11747手和14955手。

“很难区别哪个是主力合约,关键与合约的标的有关。现在的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中作为标的100万面额的5年期名义券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且现货国债的剩余期限是过一天少一天,而国债期货标的物的期限却是不会动的,其剩余期限永远是5年。所以成交在各合约分布得比较均匀,也与合约的设计有关,但这正是国际上通行的国债期货合约设计惯例。”东证期货分析师章国煜表示。

合约设计“给力”

据介绍,从目前各国已经上市的国债期货看,国债期货合约标的的设置与其他任何期货品种皆不同。以商品中的铜来说,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铜的标的被设定为符合国标GB/T467-1997的标准阴极铜,其中主成份铜加银含量不小于99.95%。再比如,我国的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现货指数为标的物,采用现金交割。然而,国债期货的标的物仅是名义上的,它不是任何一种现存的国债,但在交割时料将采用实物交割,期限大于等于4年、小于7年(不包括7年)的国债皆能拿来交割。

“名义标的、实物交割,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防止逼仓,且现货上看,国债的二级市场流动性略显不足,国债期货还可以增强现货的流通。”章国煜指出。因为若实行实物交割,理论上可参与交割的国债品种多达34种,每种国债都有各自的到期收益率。且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国债期货交割采取卖方选择权,国债期货的卖方可以先买入现货债券,而后卖给多头,或拿已有的国债进行交割,总之卖方可以选一种对自己最“划算”的国债品种进行交割。这一方面使得可交割的“货源”充足,另一方面也可促使成交、持仓合理分布,杜绝资金在某个国债期货合约上的过度炒作。

章国煜指出,在如今已推出国债期货的26个国家中,仅有4个国家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其余均为实物交割,而这4个采用了现金交割的国家,其国债期货产品皆不是很活跃。当然他亦指出,国内目前的模拟国债期货成交分布均匀,合约设计或许只是一个因素,“仿真”二字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很多投资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交易,未必将资金都集中在某个合约。

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的首周看,每日各合约的日内波动也非常稳定。TF1203合约2月14日当天的走势就很有代表性,其行情并不像商品、股票、股指等品种那样围绕均价上下反复波动,而是多数时间呈现微弱震荡,偶然出现一定幅度的跳跃,颇似心电图。以TF1203合约为例,其首日的高低点间的幅度约为3.25元,而至上周五,其高低幅度只有0.13元。据章国煜称,实际的国债价格波动都是以万分之一作为基点来衡量的,而国债期货的交易所保证金为3%,加上期货公司的保证金也不过6%,故考虑到杠杆因素,其实期货仿真交易的波动较之现货国债的波动还要大一些。

责任编辑:伍宝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