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消息 自2月13日仿真交易上线以来,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如火如荼进行,然而某些期货公司的老总却有点高兴不起来。近日,和讯从多方获悉,大型银行或绕开期货公司,通过成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简称“中金所”)会员来直接参与市场,然而具体参与形式、参与门槛、结算方式等尚未定论。对此,某期货公司高管指出,业内预期很高的国债期货基本上与期货公司没多大关系,在整个期货行业阳光明媚的时候,期货公司有可能死去一半。 银行将直接参与国债期货市场 近两年国债发行量达1.7万亿,截止到2010年7月底,国债总量约为8.45万亿,目前国债现货市场在16万亿左右。从这两周仿真交易情况来看,国债期货三仿真合约2月22日共成交47580手,成交金额465.76亿元,持仓量72305手再创新高。国债期货“超大品种”的风范初露端倪。 全球金融衍生品期货的巨大交易量为期货公司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然而,股指期货的前车之鉴却有点让期货公司“梦想”遇见“现实”--由于手续费恶性竞争和成本投入,期货公司在股指期货上市后增产不增收。此次,银行若绕开期货公司直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对期货公司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 某期货公司高管对和讯表示,当初股指期货上市时,中金所已提前布局,采取分级结算体系并设置特别结算会员给银行这样的机构,但最终未能成行。然而,一直以来,银行介入清算体系热情高涨。而作为持有国债70%-80%的参与主体,银行有可能成为特别结算会员,或者自营会员向交易所直接结算,绕开期货公司直接参与市场。 然而银行如何直接参与和结算方式争议颇多,通过成为特别结算会员还是交易结算会员或其他方式尚待明细。制度上,也需要银监会出台相关指引。 根据目前的制度设计,中金所实行金字塔型分级结算会员结构,特别结算会员和全面结算会员为非结算会员提供结算服务,交易结算会员为自身交易进行结算。截止目前,中金所会员数量为146家:全面结算会员15家、交易结算会员61家、交易会员70家。 国金期货总经理助理、首席分析师江明德(博客,微博)认为,国债期货推出有可能加快银行成为特别结算会员进程,不过这和银行直接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还是有所区别。银行参与国债期货是分散债券现货市场的风险,而作为特别结算会员,按照目前中金所结算会员制度,定位是分担结算风险,两种角色并不一样。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特别结算会员的权限或将放宽至交易,即银行既能交易又能结算。 事实上,银行作为自营会员参与期货交易已在黄金期货上实现。2009年,证监会和银监会同意商业银行可以进入黄金期货市场,这两年来,陆续有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农业银行(601288,股吧)、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浦发银行(600000,股吧)、汇丰银行、澳新银行等9家商业银行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非期货公司会员,可以参与黄金期货交易。 “银行系”期货公司或崛起 那么,期货公司本身是否做好向大型金融机构提供国债期货服务的准备? 华东某期货公司高管对和讯表示,期货公司已经完全准备好了,期货行业属于高度专业的行业,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国债很熟悉,但在期货交易、风险控制上毕竟没有期货公司专业。“只不过制度设计是各方实力角力的结果,说白了,期货行业在目前国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太低,不被理解和接受。只有经纪业务的期货小众行业地位显然无法与金融体系的老大哥银行抗衡,也不排除有除了银行之外,像保险、券商、信托这样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成为自营会员的可能。”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乐观,认为交易所会设置相应门槛,并非每一家银行都能申请成功,中小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仍存在跑道服务需求,期货公司依然有机会分得一杯羹。江明德则认为,从股指期货运行来看,国债期货上市期货公司很有可能还是会延续专属权。 此外 ,为了能够直接掌握经纪业务渠道,银行或许会以收购期货公司形式来参与国债期货。 银监会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1年总资产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创历史新高。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期货市场保证金规模为1889亿元,比去年底增长11.22%。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银行业利润近万亿,而整个期货市场保证金加起来总额才1000多亿,期货整个行业利润也不过几十亿,银行收购一个期货公司易如反掌。 继“券商系”期货公司之后,“银行系”期货公司或将横空出世。某浙江期货公司高管苦笑道,在整个期货市场阳光明媚的时候,今年期货公司或许要死一半,期货行业进入“拼爹”的时代。“竞争格局变为银行系、外资、券商系,专业大产业背景公司的期货公司,然后是一般的垂死挣扎的期货公司。” 责任编辑:伍宝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