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月食糖进口数额同比增幅886.73% 云南干旱致使甘蔗减产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但白糖价格非但未能出现上扬,反而在近来持续走低。对此,分析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干旱对甘蔗主种植区的影响不大。 事实上,食糖价格在近半年的时间里,走势可谓冰火两重天。2011年7月,由于有消息称巴西食糖将减产,食糖价格创出9个月新高。一度上升至7600元/吨。但11月后,在种植面积增加、单产提高、进口激增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糖价一度跌至12月份的6000元/吨左右。即使2月23日,国储出手托市,但依旧有不少人士对此举是否能长期拉动食糖价格呈保守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海关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国进口食糖量不断上升,而2012年年初发布的《制糖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则称,种植品种的过度单一和依赖进口,增加了糖料种植风险,严重威胁到产业的稳定发展。两厢对比之下,国内食糖企业的状况昭然若揭。 国储托市难改价格疲软 公开资料显示,在我国制糖业,南北方企业选择原料有所不同,北方主要原料是甜菜,由于甜菜单产偏低,运距较远,运费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导致其竞争力相较于砂糖而言较弱。因此,在国内的食糖原料市场,甘蔗的产量就具有了标杆意义。但是,即使连续发生干旱使云南甘蔗产量下降的消息多次见诸报端,但近期以来,食糖的价格走势却并不强劲。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云南干旱对拉动蔗糖上涨的动力有限,这是因为“今年的旱情虽然会导致云南糖厂开榨时间延后,但德宏、临沧等大种植区气候正常,今年种植面积扩大,云南糖的增产预期不变,加上2月下旬逐渐进入白糖消费淡季,需求拉动有限”。 从价格情况来看,宋杰凝介绍,白糖产区报价维持稳定,中原、华东、华中地区中间商报价以持稳为主,部分地区出现涨跌互现,但是幅度不大。 在此背景下,国储于23日进行的收购则被业界视为对糖业进行“托市”,此次最高成交价为6820元/吨。但是,虽然成交价格高于此前各地报价,但多数分析人士对于此举对食糖行业价格长期影响,依旧呈保守态度。 而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由于糖市过剩量激增,食糖贸易或将因此出现过量。道琼斯报道,国际糖业组织ISO称,预计11/12榨季全球糖市过剩量将达到517万吨,高于去年11月份时预计的446万吨。 糖价反复成因几何? 国内食糖价格究竟受何因素影响?综合分析数月以来的公开报道可获知一二。 2011年7月,由于有消息称巴西食糖可能减少,糖价创出9个月新高。有分析人士当时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国内食糖价格除了受国内食糖供需关系的影响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国际市场食糖价格波动的影响,巴西作为食糖的主要出口国,其食糖生产情况将成为国际食糖价格走势的重要的观察指标之一,因此,巴西食糖减少这一消息直接影响国际市场食糖价格的变化。 而在当时,为稳定糖价,国储选择抛糖进行平抑。但是最终的竞拍成交价不止一次的超过期货价格,这反而为糖价继续维持高位提供了支撑。 这也意味着,看似简单的食糖价格涨幅,其实背后关联的将是诸多食品企业成本是否增长及产品价格最终变动的因素之一。 食糖进口量同比大增 事实上,为使食糖能够拥有定价权,2012年1月初,工信部曾发布《制糖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称主要目标要保障食糖的基本自给为目标,维护食糖生产和市场供给的基本稳定。 对于行业的状况,其实上述规划已标识的非常明确,即“比较效益差,竞争能力不强”。我国自主繁育、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糖料优良品种难以满足制糖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科研投入不足、资源分散导致糖料良种良法应用推广缓慢,台糖公司甘蔗品种和德国KWS公司甜菜品种已经占到甘蔗和甜菜种植面积的80%和90%。种植品种的过度单一和依赖进口,增加了糖料种植风险,严重威胁到产业的稳定发展。 为避免行业状况恶化,规划从原料(甜菜等)种植到流通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但即使如此,仍有以甜菜为主原料的公司对记者表示,由于甜菜种植成本偏高,在甜菜收储上,企业成本压力巨大。 2011年末,制糖上市公司华资实业宣布退出甜菜粮加工,理由是由于原料逐年大幅减少,单位生产成本攀升,致使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 与此同时,进口食糖的数量却大幅上升。郑州商品交易所官网称,据中国海关统计机构2月21日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1月份我国进口食糖14.1768万吨,较2011年12月份减少35.28万吨,但同比2011年1月份大幅增加12.74万吨,增幅886.73%。而在2011年1-12月,我国累计进口食糖高达292万吨,创历史新高。 1月份我国食糖进口数量排行前五的国家分别是巴西、危地马拉、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同时,2012年1月我国出口食糖0.4688万吨,同比上年1月份减少34.39%。 责任编辑:伍宝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