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俞越简介 胡俞越,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任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教授,著名证券期货专家;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工商管理学会理事,中国期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期货交易所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副主任,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长期从事证券期货、市场理论、流通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市场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著有《公司组织与运行》、《经理层革命——股票期权制度与经理层融资收购》、《证券与期货市场》、《中国期货市场运行机制》、《中国商品期货价格形成理论与实证分析》、《期货市场教程》、《期货交易实务》、《期货投资技巧与实例分析》、《期货市场学》、《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期货投资基金》、《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与产业发展》、《境外期货交易》、《商务管理》、《期货期权》、《流通品牌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期货市场前沿问题研究》等专著30部,以及有关学术论文230余篇。曾主持和参与3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及中国证监会以及企业委托的课题研究和市场策划。1998年获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和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1年获得薛暮桥价格学研究奖,2001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计划。 访谈精彩观点摘要: 股指期货应该现在推出 股指期货是最难被操控的品种 中国的监管部门存在着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创新而非守成 12大原因导致08年中国的期货行业不乐观 期货是一个高、精、尖、专的一个投资工具,不是大众投资工具 我为期货理财产品大声叫好 中国将会出现一波企业破产潮 商品大牛市已经结束 市场出问题了,板子该打在监管部门身上 管好一个行业不容易,管死一个行业很容易 政策应给期货公司松绑,对期货公司的种种限制很不合理 首先要把期货公司培育成机构投资者 监管者也应该受教育 明天依然阳光灿烂
期货中国沈良1:2008年7月29日国务院转发发改委《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强调九方面重要任务,但只字未提股指期货,那么您是如何看待这份意见对股指期货的影响?
胡俞越:既属正常也属不正常。正常是因为国务院转发发改委《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股指期货在国务院、发改委考虑问题层面的地位还不是很显赫,目前来看,还没有必要把股指期货拔高到关乎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来看。 不正常是因为股指期货千呼万唤总是不出来,如果它出现在这份报告上,那说明股指期货地位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民众就会更多的去关注股指期货。股指期货应该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它并没有到神乎其神关乎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地位上,当然它是中国金融改革进步的一个体现。 (股指期货虽然在金融市场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国务院、发改委眼中并没有大到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地位上) 期货中国沈良2:您认为在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股指期货何时推出比较适宜? 胡俞越:现在,明天。我个人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具备。 天时:中国改革开放30年,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经济总量排到了全球第三、四位,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虽然近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调整期,一个次高速的增长期。目前,不应该过分的去追求两位数的增长,八九不离十就够了。我觉得中国还将会有10-20年的次高速增长期,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在中国这样的宏观条件下,已经成熟。 地利:市场方方面面都做好了准备,法律法规都已经完善,交易所也已经准备就绪,中金所到08年9月8号成立2周年,准备时间已经完全充足。包括券商、期货公司、投资者都已经准备就绪。 人和:目前包括人员、交易制度以及交易软件上都做准备的很充分了。当然,我不希望把中国的一亿股民都忽悠到股指期货的交易中来,因为股指期货是一种高精尖专的投资产品,市场的参与者应该是机构机构唱主角,散户跑龙套,而不是像股市那样的大众投资产品。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是取决于中金所、监管部门以及比监管部门更高的决策部门。至于市场,已经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而就目前推出股指期货,就我个人来看,还有以下原因,目前中国的股市面临着全球最大60%的暴跌,推出股指期货有助于帮助股票市场稳定内部机制,我们可以发现,在这次全球性的股市暴跌中,有股指期货的国家比中国这样没有股指期货的股市跌幅小的多,即使它经济上的问题比中国还要严重。比如说美国有次贷危机,但是它股票市场所遭受的冲击就小的多。 可以说: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股指期货的推出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应该现在就推出。) 期货中国沈良3:如果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否意味着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将更具有竞争力? 胡俞越:目前,由于53家券商入主期货公司,使得期货行业悄然生变,在股指期货面前,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更具有优势,因为未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市场主体更多的集中在证券市场。反过头来说,没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也不一定就存在劣势,因为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在目前期货行业的排名上基本上是比较靠后的,这样,它们在原有的竞争格局中处在劣势,因此希望通过券商的股东背景把劣势转换为优势。而原来的有很强竞争优势而没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我相信他们肯定不甘示弱,他们具有多年的期货市场的经验经历。至少目前,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在股指期货没有推出之前,优势还没有显现,目前排名靠前的大多数还是那些没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 所以说,没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则要把劣势转换为优势。 (由于将来股指期货的参与主体更多来源于证券市场,因此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会有一定的优势;但又由于目前很多没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底子相对更好,因此它们也绝不会示弱。) 期货中国沈良4:如果按照现在的股指期货计算方式,若以3000点的沪深300计算,一手股指期货合约的价值达到90万左右,若以21%保证金计算,保证金就达18.9万。这么高的门槛,是否会影响股指期货的活跃程度? 胡俞越:沪深300的标的确实偏大,我相信 如果沪深300推出之后,必然会接连带动推出相关的一系列产品:比如股指期权、迷你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它们就可以把乘数设置为100甚至更少。 我们看到国际上的股指期货合约,美国的标普500,它的乘数是250,它的迷你合约乘数是50;而香港的恒生指数的股指期货的乘数是50,而迷你的股指期货合约为10,只有大合约的五分之一。未来还有股指期权,通过国际上的经验来看,股指期权的交易量是股指期货的5到10倍。现在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会给流动性带来一定影响,因为监管部门主要还是考虑到降低市场的风险,希望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更多的是机构投资者,我对股指期货未来的市场的定位为机构唱主角,散户跑龙套。但是散户必须参与,否则会大大降低市场的活跃度,我能容忍它不太活跃,但是不能容忍他太不活跃。 期货中国沈良5:期指门槛较高会不会导致主力操纵市场?从监管角度来讲如何防止主力操控? 胡俞越:股指期货是期货交易中,最难被控制的一个品种,因为现金交割,到交割日期强行收敛。交割价格的盲区大大缩小甚至消失。我们在商品期货市场经常听到空逼多,多逼空,是因为到交割月可能会有人操控市场,使得期货价格偏离现货价格。形成期现价格的背离。所以股指期货在所有期货品种中是最难被操控的。但是由于中国的股指期货合约较大,散户很少参与市场,这或许会被一些机构控制,但是,我仍然觉得股指期货在所有期货品种中是最难被操控的,操控股指期货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由于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所以它将是所有期货品种中最难被操控的品种。) 期货中国沈良6:在国家发展金融期货市场的同时,是否会对现有的商品期货市场造成冲击? 胡俞越:个人认为不会,不会的原因和中国发展经济定位有关。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第三、四位。按国际分工和发展优势来看,中国经济还在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在中国的加工制造业是有优势的,加工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基础原材料,由于地大物不博,国内还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全球配置基础原材料资源,所以,中国的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的空间都很大。尽管从国际市场来看,商品期货占的比重缩小了,但绝对数量还在增长,而增量部分最大的来自于中国。2007年,全球成交最活跃交易量最大的10个商品期货中,中国占7个,今年到8月份为止,郑州的白糖居然有4、5个月的交易量全球第一位。这点充分说明商品期货的空间很大。实际上和中国商品经济的定位和对基础商品的需求有关,我希望中国可以成为全球的商品期货的定价中心之一。而金融期货在金融市场的发展地位会有所提高。 (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定位决定了中国商品期货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期货中国沈良7: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IB业务将会有长足的发展,那么,我国又应该如何进一步规范IB业务,有效的防止券商(特别是收购了期货公司的券商)变相地成为交易商? 胡俞越:券商成为股指期货的交易商也有其合理性,股指期货需要做市商,股指期权更需要做市商,最应该扮演做市商角色的应该是期货公司或是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没有做市商的股指期货和期权就没法做。期货公司进入市场扮演做市商和交易商应该是我们倡导的。但是我们要规范。 (券商和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式应该在市场中承担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的做市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