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进取 “千鹤”为团队的名称,而“千鹤进取”是其中一个产品的风格。 受访者为团队核心人物,温州人,有二十多年的股票交易经历,2008年进入期货市场。目前主要负责量化策略研发。 千鹤进取当前在2013海通期货“笑傲江湖”实盘大赛中位列量化组第三名。 采访实录: 江湖小编:您什么时候进入期货市场?经历过怎样的波折和收获?您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上量化交易这条路的? 千鹤进取:我是1993年开始进入股票市场的,2008年进入期货市场。在期货市场2008年获取了十几倍的收益,但是在2009年这样的大行情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收益,并且在2010年还经历了比较大的亏损,这三年的期货经历给我的感觉是,赚亏都是懵懵懂懂,好像一切靠运气,并且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执行力缺失和交易随意性造成的,所以2010年的下半年为了提高执行力,开始走上了量化交易研究的道路。 江湖小编:您是从何时走向盈利的?您觉得交易者要走向稳健盈利需要具备什么技能和素质? 千鹤进取:至于何时走向盈利的这个问题,实际上从2008年进入期货市场以来,除2010年外基本都是赚钱的。 交易者要想走向稳健盈利,我认为首先得有完整的系统交易体系和方法(不一定是量化交易),进出有序,不能随意性交易,虽然随意性交易也可能赚,甚至赚的更多,但是它很难保持稳定性,另外还需要一份坦然的心态。 江湖小编:您现在的交易策略是否已经稳定了?您是经历多长时间的研究才将交易策略稳定下来? 千鹤进取:2010策略研发定型,在2011年就开始实盘,刚开始实盘运行的时候进行了一些实盘因素策略小调整和修改,就一直稳定运行至今。 江湖小编:从大赛的交易评估系统中观察到,您账户搭配了日内和隔夜两种周期的交易策略,同时在股指、商品等多个品种上进行分散配置。请问您是如何进行品种筛选的?不同品种上配置的策略核心架构是否各有什么特点? 千鹤进取:品种我只是选择一些成交活跃度高的,并且避开一些完全受外盘影响的品种(比如黄金白银)。日内和隔夜的策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交易体系,在隔夜的品种上,我不会在不同的品种上配置不同的策略核心架构,也就是说隔夜的品种上策略的架构是一样的,甚至参数也是一样。 至于搭配了日内和隔夜两种周期的交易策略,主要是为了控制隔夜仓位的系统性风险,但是为了提高账户的收益期望值,所以增加了日内的交易策略。 江湖小编:您是怎么理解组合投资的?您觉得组合投资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千鹤进取:组合投资就是守株待兔,因为在行情到来之前,你不知道今年什么品种会走出大行情,所以就让系统自动去捕捉。组合投资的最大好处就是为了烫平曲线,控制回撤,提高收益期望值。 江湖小编:您的账户收益主要来源于股指、橡胶、焦炭等品种,请问您在不同品种上的资金分配及资金管理是怎样的?是否会在适应性好的品种上加大资金投入? 千鹤进取:股指我只是日内交易,其他商品的资金分配是一样的,我不会在适应性好的品种加大资金投入,因为我认为适应性好,是阶段行情造成的。 江湖小编:程序化交易机会识别技术总体上分为三类:指标识别、数理统计识别、形态识别,这三类您是否都有涉及?您自己最擅长哪一类? 千鹤进取:如果要这么分的话,我的策略应该是属于数理统计识别的类型。 江湖小编:有人觉得程序化交易是“看起来很美,用起来很水”,您觉得应该如何评价一套策略的优劣,关注哪些评估指标?就您的研究经验看,哪些是程序化策略开发时的陷阱,应该引起注意? 千鹤进取:我主要看风险收益比、回撤、统计样本的数量和交易信号的数量,以及信号的分布情况,然后是每笔平均收益,每笔平均收益可以看出这个系统的抗冲击成本的能力和策略的资金饱和量。 至于开发时的陷阱,我认为有两点要注意:1)过度优化造成策略与历史数据高度匹配;2)冲击成本考虑不足,造成是测试的成绩的“富翁”,实盘的“负翁”。 江湖小编:您的参赛账户绩效非常稳定,请问您是如何平衡“收益”和“风险”的?您可接受的最大收益回撤是多少? 千鹤进取:这个问题是我最想谈的,“收益”和“风险”是期货的交易的永恒话题,我之所以选择量化交易,就是为了对风险和收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预估,然后在有准备的风险认识去获取自己的期望值。我自己认为风险收益比低于1:3的策略就没有上实盘交易的性价比了。 比如“千鹤进取”这个账户,我现在是把回撤放的比较高的,在大概率的情况下一般到15%左右,如果在小概率的极端的情况就是到30%,我也感觉不会很奇怪,因为我对这个账户的期望值是100%以上。实际上我所谓的大概率的情况下的回撤就是指策略测试的时候历史数据表明曾经发生过,那怕是一次,我也认为会大概率发生。放大一倍就是我理解的小概率的极端情况。当然这种小概率的极端情况很难发生,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发生。 江湖小编:您觉得程序化交易能否带领交易者走向财务自由之路? 千鹤进取:程序化交易只是交易手段之一,能否带领交易者走向财务自由之路,这个要看你对交易的理解和认识深度,执行力的行为。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