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美元持续贬值、中国收储和下游需求的持续转好使铜价再次成为基本金属价格回升的龙头品种,目前LME铜价已经站上7000美元,较年初已大幅反弹了120%。尽管铜价已经大幅上涨,但我们相信在低利率导致的流动性充裕和实体经济需求增长的背景下铜市持续上行的动力仍在不断增强。 目前基本金属金融属性日渐强化,进而导致大宗商品投资周期较传统的美林投资时钟提前。目前全球主要国家低利率的总体环境没有改变,并且市场普遍预计宽松货币政策仍将持续较长时间,从而为基本金属的上涨提供了流动性支撑。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12月2日(美联储,FED)发布的褐皮书称,疲弱的美国经济正在温和改善,尽管商品价格上涨,但薪资和成品价格上升的压力不大,令其没有理由改变目前超低的利率。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无就业复苏中,只有在失业率下降很长一段时间(四个季度)以后才开始加息的进程,因此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加息至少需要到2010年下半年以后,美元将继续成为套息交易的货币,进而推动包括铜在内的商品持续上涨。 结合近期主要央行的表态,我们认为虽然央行对通胀的担心有所增加,但在通胀预期转为通胀事实前,难以大幅紧缩。市场普遍认为美国失业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美国利率调整方向和幅度,那么目前高企的失业率(10.2%)还会延后美联储升息时点。但是从加息周期对铜价的影响来看,在加息的初期和中期都将导致铜价上涨,也就意味着加息周期和铜价呈现正相关的走势。关于这种现象,我们的解释是,加息初期通常意味着经济活动逐步恢复,实体经济对应铜需求的增加。虽然是以升息的手段适当收紧货币,但小幅加息并不构成流动性规模的降低,实体经济也同样处于从复苏走向扩张的阶段,需求的增长远远抵消了流动性小幅下降的影响,从而使得铜价呈现快速上涨走势,因此,我们认为加息的开启将会开启铜价新一轮上涨。 从经济逐步复苏走向扩张,进而推动铜需求增长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铜价有继续上行的空间。在我国,铜的消费领域主要分布在电力电子、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其中电力电子占铜消费比例54%,为最大户,主要用于制造电缆、电线、电机及其他输电和电讯设备,其中电力行业需求占比在40%以上。在欧美国家,铜产品有37%应用于建筑行业,而电力电器行业消费量约占比26%,其余的主要在机械设备、交运和耐用品等。中国方面,需求最大户电力的投资力度将会加大。11月20日全国非民用电价每度平均提高2.8分,提高工业电价将扭转电网公司的亏损局面,而由于电网公司今年以来的大幅亏损导致了电网投资受到很大的抑制,电网实现盈利后投资力度将加大。年初电网投资规划2009-2010年投资1万亿元,而2009年的投资没有完成计划,2010年将会加大投资建设。在电网投资带动下,输配电设备和电缆电线的增长速度有望加快,铜需求将得到提升。此外,房地产和汽车、家电都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对铜需求形成支撑。美国方面,美国房地产市场也呈现量价齐升格局,美国10月份成屋销售环比增长10.1%,年化总数至610万户,为2007年2月以来最高;与上年同期相比,10月份成屋销售大幅增长23.5%。在房屋销售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房价也稳步回升。根据S&P/CS的房价指数显示,美国9月份住房价格连续第5个月上升,美国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格局将导致房屋新开工的增长进而带动铜需求逐步释放。 我们认为,在低利率环境导致的流动性充裕和下游需求逐步转暖的背景下,铜价将维持当前的上升趋势,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双驱动将使得铜价难以深幅回调,我们相信铜价牛市将在来年渐入佳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