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奔私”的代表 § 想要绝对收益 得益于2006-2007牛市中取得的业绩和声望,2007年6月28日,江晖带领团队创立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批公募转私募的基金经理。发生金融危机的2008年,江晖管理的星石产品依然获得正收益,一举成为业内的明星,并赢得了“风控大师”的称号。他对外公开宣称,星石追求的是“绝对收益”,这和较多追求相对收益的A股基金绝然不同,但绝对收益并没有那么容易获得,2015年的股灾,星石虽然提前有所防备,但覆巢之下,并没有成为“完卵”。 后来星石解释说“投资者持有星石产品的平均持有期是23个月”,因此,他们的投资目标是“力争让客户在平均持有期结束的时候,尽量不亏损,同时只要市场条件允许,就挣远比市场平均水平更多的钱”。由此星石自己搞了一个新的定义“中国式绝对回报”,并诠释为:中长期绝对回报。 从2008年1月1日到2017年5月中旬星石产品的连续收益曲线来看,他们确实只有在2015年表现不佳,总体上实现了中长期的绝对回报。 § 男主内 女主外 § 一个策略 管理百亿资产 管理私募基金后,江晖很少到公开场合露脸和发言,他作为星石投资的董事长和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似乎把面对媒体的活交给了总经理兼投资决策委员会副主席的杨玲。我们猜测,可能星石的分工是:江晖在内部管投资,杨玲出来“发声”。这就成了星石特色“男主内、女主外”,即董事长江晖主内,总经理杨玲主外。这倒也符合逻辑,因为对一家私募机构而言,内部的投研管理更加重要。 照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总经理的杨玲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是一位睿智的女强人,从谈公司战略和投资风格,到探讨A股可能的热点板块,点评时事,出席活动等,她几乎包揽了星石对外的所有“发言”工作。当然,她是非常称职和出色的,我们发现她的言论对星石形象的塑造、理念的传播、品牌的提升、业务的拓展等是很有帮助的,并且鲜有不当用词。 据星石的网站显示,他们的投研团队近50人,基金经理12名(其中11位是自主培养的),这只队伍在江晖和杨玲的带领下,专注A股,专注二级市场,专注一个策略,推出50多只阳光私募产品,管理近200亿规模的资金。并且凭借其业绩的稳健性,星石入选众多商业银行的“私募白名单”,蝉联6届(2010年—2015年)国内私募的权威奖项——金牛股票私募管理公司奖,若把其它私募行业奖项也加进来,星石所得奖项超过50个。 星石的所谓“一个策略”,是指“股票多头策略基金采用同一投资策略进行投资”,即虽然每只基金由12名基金经理进行投资决策,根据每个基金经理的特长与能力,分配相应比例的资金,每个基金经理拥有独立决策权,但在投资决策委员会领导和统筹下,不同产品执行的是同样的复制投资策略。当然,这个策略并非是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而调整投资重点。 § 个股选择方法 § 持有方法 § 仓位 § 风控 不同的私募机构,选股策略会有所不同。星石采用的是先选行业再选个股的方法,主要工作是阶段性选行业,选好行业之后,选股则是选择行业的前几名。行业有没有选对,行业的切换是否及时,这是星石选股的重点。如果一个行业没有中长期驱动因素,只是短期有上涨可能,星石不会选择;必须是有中长期驱动因素的行业才会选取,只要这个行业依然拥有中长期驱动因素,就继续持有这个行业的股票。 看好市场走势和不看好市场走势,这两类情况,星石的仓位会有所不同,比如在看好市场走势的时候,要求基金经理的仓位在5-10成,而在不看好市场走势的时候则是0-5成。 风控方面,星石用的硬指标是净值指标,比如跌破9毛仓位减半,软指标则是策略上风格的调整(比如从偏价值或偏成长,重消费或重防御)。 § 追求“极致投资体验” 星石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追求的是“极致投资体验”,希望自己能在每个节点都表现良好,每个阶段都踏准节奏。他们觉得自己虽然躲过了2008年的股灾,但错失了2010年的中小板和2013年的创业板的机会;在2014年到2015年的牛市中虽然较好地实现了风格转换(从周期股到成长股再到消费股),但没有躲避2015年的股灾。 星石认为通过多年的摸索,找到了一个好的投资方法,这个方法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为:坚决的左侧换仓。大体上就是通过预判市场风格的变化,提前更换持仓的股票板块。 在2016年底,2017年初,星石投资多次表示2017年为A股价值股战略增配时机;认为A股会从偏成长变为偏价值;认为当时的底部已夯实,是建仓好时期;认为大消费的股票(医药生物、白酒及农业)特别是医药股会走强;认为2017年好的市场、好的团队加好的方法,有机会给客户带来令人难忘的“极致投资体验”。现在,事实证明星石投资的研发和预判是比较有效的。 当然,星石投资的投研方法也注定了未来星石产品的主要风险来源于左侧换仓 的判断失误和系统性风险的仓位处理。 以上文字由基金研究第三方七禾网沈良撰写 www.7hcn.com 2017-06-16 责任编辑:韩奕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