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09月25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七禾研究

锦江环境——垃圾焚烧发电领头羊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8-03-29 18:04:12 来源:七禾网

2018年1月1日起,环境保护税正式开征,而这意味着国家在2018年度的环保整治力度将越来越大。两会期间,环保依然是颇为耀眼的明星,各种政策利好不断,随着生态环境部的组建,环保部门的话语权、执法权大大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到实质性落地阶段,环保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可期。


锦江环境,作为环保行业的一份子,垃圾焚烧发电的领头羊,其母公司为实力雄厚的锦江集团。锦江集团自1998年创建第一座垃圾焚烧厂至今,经营垃圾发电业务已有20多年之久,在行业中有着显著的领先地位。此前锦江集团的环保业务经营主体为杭州绿能,后相关资产划归至锦江环境旗下,而杭州绿能成为了锦江环境的子公司。


截止2017年12月,锦江环境在全国16个省自治区已建成、正在建设和筹建的垃圾焚烧项目逾四十家,垃圾处理能力及地域覆盖范围均居行业前列。同时,锦江环境紧密跟随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步伐,积极参与印尼、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多个海外垃圾焚烧项目的接洽,力争打造成具有国际化专业水平的集成综合服务商。


2016年8月3日,锦江环境在新加坡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号为BWM,查询代码为CJE.SP。完成了资本化与国际化的华丽转身,成为一家公众公司。


锦江环境

锦江环境近一年股价走势图(代码:BWM)


中国首座国产流化床垃圾焚烧电厂


锦江环境是国内首家垃圾焚烧运营商,对于垃圾焚烧项目,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小故事,这也是锦江环境董事长王元珞总会提到一个小故事。1987年,中国想建第一个垃圾发电厂,打算引进国外的技术,让中国的垃圾焚烧起步更高、发展更快。当时浙江大学的一位院士与国外专家谈判,发现国外有一套好技术,便想把最好的技术引进中国,谈判过程中,那个外国人对旁边同事小声说了一句话,以为这位院士听不懂。“中国人花多少钱都不可能给他们这个高技术,只能给普通技术。”


这句话刺痛了老教授的心,也开启了国内垃圾焚烧技术的自主研发之路。回来后,浙江大学开始技术研发,1997年,浙江大学与杭州锦江集团达成合作,锦江集团拿出自己的电厂项目让浙大技术团队做示范,就此奠定了锦江垃圾焚烧道路的基础。


1998年,杭州锦江集团与浙江大学紧密合作,联合成立技术开发中心和浙江大学锦江环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1998年8月,利用该技术,成功将杭州余杭锦江环保能源公司改造为我国首座国产流化床垃圾焚烧电厂。


为进一步鼓励该技术的产业化推广,1999年,国家计委批准杭州锦江集团和浙江大学在杭州乔司新建800吨/日大规模清洁焚烧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该项目规模800吨/日,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获得政府2000万元的直接投资,项目2002年6月建成并运行。2002年,锦江集团又从中科院引进了一种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并将其与原有技术融合,大幅提升了生产效果。


垃圾发电大有可为 在亏损中继续支撑


锦江集团大力发展着垃圾焚烧业务,到2003年,锦江大约已投资二十多亿,建了七个垃圾电厂,但令人着急的是,这些垃圾电厂却处于全面亏损的状态。当时,公司算了一笔账,两年来锦江绿色能源公司共发电1.6亿千瓦时,按照国家规定,综合利用资源发电并网收益为0.51元一度。按80%的并网量计算,锦江已获发电收入6000万元左右,收回固定投入至少还要6年时间。而其中还有大量的日常运营投入,仅助燃煤的费用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盈利几乎遥遥无期。垃圾发电难以赢利,但锦江集团董事长钭正刚仍然坚持认为垃圾发电大有可为,继续为垃圾焚烧业务输血,于是这项业务也就在亏本的情况下继续支撑了下来。


就如当初锦江意识到的那样,随着城市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几百个城市面临垃圾围城,加上电力紧张的现状,全国各地上马了各类垃圾发电项目,这些项目投资额动辄四五亿元。而受技术适用性不足、投资回收周期过长等问题掣肘,不少项目难以为继,希望锦江去接手。而锦江具有的异重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完全适应国内垃圾不分类、多组成、高水份、低热值的特点,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良方。


在困难时笃定坚信自己的选择,锦江环境终守得云开见月明,锦江环境董事长王元珞回忆这段发展历程时感慨:“全面亏损的时候,你还有意愿坚持吗?还有能力坚持吗?这些都是对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考验。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选择是为了中国的垃圾的产业化作出自己应有贡献的时候,我们坚持了。”


从专注垃圾电厂转向“环保产业园”迈进


2011年,对于锦江环境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也是公司飞速发展的一年。2011年4月19日,国务院批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之后,垃圾焚烧迎来新的发展机会,锦江环境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期。


随着垃圾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地域覆盖范围越来越广,锦江的发展蓝图也从流化床技术转向对炉排炉技术兼容并包,力争在垃圾发电流化床技术方面做引领者,在流化床技术和炉排炉技术应用方面做集成者,在垃圾发电企业运行管理上做最优者。


后来,锦江环境开始尝试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以及蓝色经济的有效落地的思考和探索,2015年,锦江环境再次尝试转型,从专注垃圾电厂转向“环保产业园”迈进。王元珞表示,垃圾处理不应该是简单焚烧,烧是最低级的利用。把垃圾看成是一种资源,通过技术将垃圾完善成为一种合理的可用资源,一部分是燃料资源而且还是清洁能源,一部分是可用资源,实现再利用,就是循环经济。王元珞判断未来可能是垃圾电厂走向高效的生物质电厂,她也正带领锦江向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创造。


在技术研发上加足马力


我们都知道,技术是一家公司的核心,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与否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在技术研发上,锦江环境完全是加足了马力,在技术方面,锦江环境有两个比较明显的优势。一是其作为最早将流化床焚烧技术应用于垃圾发电的环保企业,在此工艺上有最为深厚的技术积累。第二则是处在杭州,与一线高校浙大有非常深的合作,锦江环境拥有超过40位来自浙大的专家作为技术支持外脑。


据锦江环境的官网资料显示,公司目前的科研成果有垃圾分选技术、机械生物干化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污泥干化技术、无轴螺旋给料技术、炉本体结构优化、水冷槽振动冷渣器、激振清灰装置等。


在新交所上市 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认知度


锦江环境在新交所上市


在前进道路上,锦江环境步履不停,作为公司掌舵人,王元珞有着长远的眼光和宽阔的视眼。在王元珞看来,中国未来5年的垃圾焚烧市场空间不小,但之后或将达到相对饱和。那么如何突围?成了锦江环境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开拓国际市场,很快成为了锦江环境的发展的重要战略。王元珞表示,‘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垃圾焚烧有迫切需求,‘走出去’是国内环保能源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路径。


于是,2016年8月3日,锦江环境这个垃圾焚烧发电的领头羊,在新加坡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号为BWM,查询代码为CJE.SP。完成了资本化与国际化的华丽转身,成为一家公众公司。


那么,锦江环境为什么选择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王元珞表示,在新交所上市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品牌形象和认知度,为他们提供一个拓展国际业务的平台,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并且,锦江环境对新加坡市场比较熟悉,曾两次参与新加坡国家环境局的垃圾电厂国际招标。同时,新加坡股票市场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先进的金融市场之一,具有市场交易活跃,持续融资能力强、融资成本低、服务质量好、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对比国内及香港上市,新加坡在上市主要财务指标要求、流程时长、上市费用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锦江环境2017年全年业绩稳中有进


近期,有媒体报道了锦江环境(“锦江环境”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为“集团”)2017年财务业绩报告(公告其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未经审核之业绩)。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集团收入达到人民币27.15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16%。毛利润达到10.346亿元,归属于公司所有人税后利润约达人民币6.01亿元。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不包括根据BOT特许协议提供服务)的收入比去年同期上升9.07%至人民币17.68亿元。全年累计处理垃圾839.5万吨,同比2016年增长3.2%,全年发电量和供气量分别增长2.2%和20.7%,达到24.336亿千瓦时及240.4万吨。



2017年,锦江还有多个重要项目建成投产,1月,山东高密利朗明德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成并网试运营,垃圾处理量达800吨/天,预计发电量为1.04亿千瓦时/年。5月,黑龙江七台河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成并网试运营,垃圾处理量达1,000吨/天,预计发电量为1.1亿千瓦时/年;11月,内蒙古呼和浩特西郊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并网试运营,垃圾处理量达1,000吨/天,预计发电量1.2亿千瓦时/年。截止2017年年底,集团已运营垃圾发电项目20家(除杭州余杭电厂外),运营日处理垃圾能力累计28,280吨,装机容量达521MW/天。


未来,锦江环境在积极推广国有化技术的同时,将努力整合国际前沿技术,力争打造成具有国际化专业水平的集成综合服务商。将不断的发展,聚焦并实践城市固废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和高效能源利用,立足国内并放眼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设更多环保能源企业,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做出不懈努力。为环境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本报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七禾网研究中心合作、咨询电话:0571-88212938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七禾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唐正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