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投资视角 >> 产业研究

铅能否盈利大机会?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19-03-01 11:45:41 来源:大宗内参

杨力 | 中信期货


五年期货从业经验,擅长从宏观角度和产业链角度构建研究框架,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能够从宏观到产业链在到铅,三位一体的定量及定性分析,构建价值发现中枢。价格理论体系深刻学习。有创新型的结合菲尔普斯曲线和利率结构,对通胀趋势理性分析,发掘精铅价值属性,在市场有一定认同度,研报指导性较强。


核心观点


. 预计随着大批量锂电动力型电池的退役,以及使用经验的积累,梯次锂电将在基站、备用电源等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中完全替代铅蓄电池。

. 预计随着大批量动力电池的退役,以及使用经验的积累,梯次锂电将在基站应用中完全替代铅蓄电池。


上周末华为5G手机引爆市场,资本为之欢腾。铅蓄电池为5G通信基站重要的能源贮备与保障,虽然占精铅总需求有限,但是基站铅蓄电源需求增速却是沪铅下游电池细分领域中最快的。


然而,随着通信基站由铅蓄电池向梯次锂电转换,沪铅需求很难乘上5G的东风。


主要原因:


1、政策性推动

2、锂电技术优势


铅蓄电池与梯次锂电相比,存在使用寿命短、性能低、含有大量重金属铅的缺点。虽然目前梯次锂电池价格仍然高于铅蓄电池,但其充放电次数、使用寿命,以及体积重量优势却可以弥补价格高的缺陷,综合使用成本好于铅蓄电池。


总之,预计随着大批量锂电动力型电池的退役,以及使用经验的积累,梯次锂电将在基站、备用电源等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中完全替代铅蓄电池。


一、政策推动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战略推进,电动汽车得以快速普及。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和61.7%,快速上升的产销同比,预示着行业远期的巨大潜力。



随之而来是退役电池的污染问题,大量退役电池如果处置不当,既给社会带来环境和安全隐患,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去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数据来源:Wind Bloomberg 中信期货研究部


其主要内容就是围绕退役动力锂电池展开循环利用,并且行政性指定了深度参与机构——中国铁塔公司,目前中国铁塔的站址数量接近190万座,资产规模超过3200亿元,是基站电池领域中最大需求方。


目前从电动车上退役的动力锂电池通常具有初始容量 60-80%的剩余容量,并且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经过重新检测,可用于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通过退役动力锂电的二次利用,可以缓解退役电池进入回收阶段的压力,减少资源消耗,提高使用效率。


铁塔公司在2018年已停止采购铅酸电池基站电源,改为统一采购梯次锂电池。根据铁塔公司公告,2018年其已经替代铅蓄电池4.5万吨。并且与一汽、上汽等大型企业展开回收合作。同时也在探索进一步扩大梯次电池应用领域,例如机房备用电源等等,以提升梯次利用综合效率与应用规模。


据铁塔公司规划,2019年其将继续扩大梯次锂电使用规模,预计将替换铅蓄电池15万吨,将消化退役动力蓄电池超过5万吨。虽然基站电源领域是传统铅蓄电池需求方,但是由于国家政策指向性转换,将使得这一领域增速向锂电梯次利用转变。尽管基站电源数据将随着5G投资加速,但是统计口径无法甄别是铅蓄电池还是锂电梯次利用。预计随着梯次锂电的逐步拓展,以及环保电池无害化处理要求,铅蓄电池在基站上的应用将继续压缩。


二、锂电优势


铅蓄电池与锂电相比,存在使用寿命短、性能低、含有大量重金属铅的缺点。当然其价格成本优势,是其可以处于基站电源领域,统治地位的关键支柱。随着梯次锂电的产量提升与技术革新,虽然目前梯次锂电池价格仍然高于铅蓄电池,但其充放电次数、使用寿命,以及体积重量优势却可以弥补价格高的缺陷,综合使用成本好于铅蓄电池。


梯次锂电行业自身也在快速发展,虽然称不上完善。但是行业标准已经制定完成,主体技术要求体系完善。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实用性上都不存在瓶颈。只是目前在锂电回收评估方面,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预计随着大批量动力电池的退役,以及使用经验的积累,梯次锂电将在基站应用中完全替代铅蓄电池。 


责任编辑:刘文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