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禾网注:嘉宾回答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不代表七禾网的观点及推荐。金融投资风险丛生,愿七禾网用户理性谨慎。 刘超 中银国际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荣获2017、2018、2019年度上海期货交易所优秀有色金属分析师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有色金属供需基本面研究、商品套利研究、策略驱动研究、企业套期保值策略研究等。 精彩观点摘要: 本轮有色上涨,主要是疫情导致供需错配,叠加货币超发配合。 我国除了铝是净出口以外,其余主要有色金属品种均是净进口。 我国铜矿开采成本80%分位数成本在40000元/吨,全球铜矿开采成本80%分位数成本在3800美元/吨。 全球铜供应今明两年仍有缺口,维持紧平衡局面。 根据WoodMac的测算,拜登基建对铜的拉动是18.4万吨/年,对铝的拉动是29.2万吨/年。 国内地产和宏观政策对消费会有压制,所以今年国内的需求增量可能低于预期,而海外需求在经济恢复过程中可能会更强些。 由于光伏、风电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有新增需求,铜供需总体仍是小幅短缺。 预计铜价今年下半年宽幅震荡的概率较大。 高冰镍的推出,从技术上缩短了红土镍矿的转化路径,提高了镍供给效率提高,导致镍价下跌。 国内镍矿进口来源主要是印尼和菲律宾。尽管有疫情影响,但预计今年进口总量会保持小幅增长。 菲律宾雨季即将结束,预计镍的供应端会继续宽松的概率较大。 电池用镍消费增速年均30%,并逐渐加快,但整体消费量偏低。目前从占比关系分析,不锈钢领域供需变化对镍价影响更大。 有色整体趋势是一致的,不同品种个性上会有差异。 镍大概率也是宽幅震荡局面,相较于其他金属而言,镍今年供应增加较多,压力会更大些。 预计碳中和和碳达峰措施会提高电力成本,从而提升相关有色金属特别是耗电量较大的金属成本上升。 2021年头2个月,中国从缅甸进口的铜金属和锡矿石同比均下降超过25%。 缅甸占中国锡精矿进口量的95%以上。 海外金属消费基数小于中国,海外消费整体爆发力度有限。 新能源领域是今年消费亮点,可能对铜需求影响最大。 库存相对偏低的是铜、铅、锌,铝、镍、锡库存适中。 需求增量较大的可能是铜,供应增加最明显的是镍。 因缅甸政局动荡仍在加剧,锡资源总量偏少,供应端一直偏紧。需求端随着国内芯片行业和电子行业投资加大,需求增加,消费增加可能性较大。 从强到弱依次为锡、铜、铝、锌、铅、镍。 目前有色行业现货定价以期货市场为主,通过升贴水定价。 扫码进入【七禾期吧】 免费向“刘超”老师提问交流 七禾网1、刘老师您好,感谢您和七禾网进行深入对话。2020年有色系品种大跌后大涨,这更多是供求因素导致的行情,还是情绪因素、货币因素导致的? 刘超:本轮有色上涨,主要是疫情导致供需错配,叠加货币超发配合,二者共振所致。 七禾网2、铜、镍、铝、铅、锌、锡这6个有色品种,哪几个是净进口的?哪几个是净出口的?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最大的是哪个品种? 刘超:我国除了铝是净出口以外,其余主要有色金属品种均是净进口。以2020年我国精炼铜总消费量1451万吨计算,其中精炼铜净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27%,铜精矿折合成铜进口占比41.9%,二者合计约69%,占比最大。 七禾网3、我国国内铜矿的开采成本如何?国际上铜矿开采成本如何?成本最低的国家是哪个? 刘超:我国铜矿开采成本80%分位数成本在40000元/吨,全球铜矿开采成本80%分位数成本在3800美元/吨。成本最低的国家是南美的秘鲁。 七禾网4、有专家指出,全球铜的供应偏紧,并且一两年内无法有效改善。是否如此? 刘超:全球铜的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格局,近两年受疫情困扰,部分矿山遭遇关停,影响了铜精矿的供应。若撇开疫情,铜精矿的供应在2020年应该是进入增长阶段,但增速不高,大概4~5%的样子。受新能源领域的新增需求增速加快影响,全球铜需求增速也会更快些,因此总体而言,全球铜供应今明两年仍有缺口,维持紧平衡局面。 七禾网5、拜登要学中国搞基建,这对铜的需求能有多大的提振? 刘超:根据WoodMac的测算,拜登基建对铜的拉动是18.4万吨/年,对铝的拉动是29.2万吨/年。 七禾网6、中国政府打压房地产,对铜的需求量有何影响? 刘超:地产是铜需求大户,一方面本身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带动相关如家电、汽车等领域的消费增长。政府打压房地产领域,对铜是负面影响,铜消费可能不如预期。 七禾网7、您对铜的后市如何预判? 刘超:国内地产和宏观政策对消费会有压制,所以今年国内的需求增量可能低于预期,而海外需求在经济恢复过程中可能会更强些。由于光伏、风电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有新增需求,铜供需总体仍是小幅短缺。所以预计铜价今年下半年宽幅震荡的概率较大。 责任编辑:唐正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