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退市!相关话题这几天在市场上不断发酵。《纽约时报》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发文称滴滴从美国退市发出一个信号:中国不再需要华尔街!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充足的资金,吸引更多外资也没有什么问题。 滴滴转投港股 12月3日,滴滴出行突然发布了一条微博,“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一条简短的微博迅速冲上了微博热搜,相关的话题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一名消息人士披露,滴滴的目标是在3个月内完成在香港上市,并在明年6月前从纽交所退市。 关于滴滴如何从纽交所退市,大致有两种路径。 第一种,滴滴于官网发布投资者公告显示,退市有三步曲:第一步,启动香港上市工作;第二步,滴滴ADS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第三步,ADS持有人(投资者)根据未来公布的方案将其ADS转换为滴滴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滴滴的“美国梦”醒了 如今退美赴港,对于滴滴又意味着什么? 滴滴出行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科技平台。业务遍及15个国家,近4000座城市及城镇;年活跃用户数量4.93亿;年活跃司机数量1500万;日均订单4100万;年平台交易总额3410亿元。业务涵盖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金融和自动驾驶等服务。 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其中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3年为司机创造6000亿元收入。其在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平台收入中,93.4%来自于中国,6.6%来自于国际。 回顾这半年时间,在上市首日,滴滴也曾迎来短暂的辉煌,市值一路飙升至800亿美元。 今年6月30日,滴滴低调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DIDI”。上市过程中没有任何发布会,也没有举办敲钟仪式和庆祝活动。 仅仅2天之后,7月2日,国家网信办发布通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7月4日,国家监管机构宣布,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此事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7月9日,网信办再度发布通报,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继“滴滴出行”APP全网下架后,滴滴旗下25款APP也被要求下架,这25款APP涉及滴滴旗下顺风车、代驾、Uber、金融、货运、配送、公交等各领域业务。 7月16日,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工作安排,国家网信办会同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之后,滴滴出行还多次被相关部门约谈。 就在滴滴出行宣布退出美股的前一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新规定,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提供审计底稿供美方检查,否则可能三年内被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摘牌。当晚,中概股全面飘绿,哀鸿遍野。滴滴的股价跌幅甚至达到22.18%之巨。 SEC的新规明显针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分析认为,将有200多家中概股可能被迫在美退市。而滴滴出行是SEC公布新规后第一家宣布从美退市的中国公司。 自今年6月30日上市以来,按照14美元/股的发行价来算,滴滴出行股价整体跌幅达44.29%,市值蒸发约300亿美元。而按照滴滴刚登陆美股时出现的最高价18.01美元/股来算,滴滴股价下跌56.69%,总市值蒸发492亿美元,约3139亿人民币。 对于滴滴背后的投资方而言,这次转股无疑是一个噩耗。此外,如果滴滴回收股票的价格不能让众多投资者满意,它还可能面临美国“证券欺诈”的责难。 滴滴还能稳坐龙头吗? 自2017年开始滴滴一直占据着中国网约车90%左右的市场份额。即便是处于封禁的状态下,仍然占据了行业第一。据2021年10月订单数据显示,全国订单量6.3亿单,滴滴出行当月订单量就达5.62亿单,市占率高达89%。 虽然滴滴目前依然是行业第一的打车公司,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网约车行业还会出现极大的变数。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国共有25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75.4万本、车辆运输证145.5万本,环比分别增长4.4%、2.6%。 另外,在滴滴“沉寂”的这5个月时间,网约车市场并不平静。 11月9日,哈啰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签约,涉及金额2.8亿美元,投资机构包括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10月26日,T3出行宣布完成A轮融资,金额达77亿元;曹操出行在9月初宣布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38亿元;8月4日,享道出行首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享道1号”成功发行,融资规模为5亿元…… 滴滴还能稳坐龙头吗? 七禾研究中心综合整理自网络 七禾网研究中心合作、咨询电话:0571-88212938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七禾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