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聚合智慧 | 升华财富
产业智库服务平台

七禾网首页 >> 证券要闻

激励与约束并重 年内28份股权激励计划刷新进度

最新高手视频! 七禾网 时间:2024-01-23 10:37:30 来源:证券日报网 作者:田鹏

1月22日,爱丽家居、望变电气先后披露拟启动2024年股权激励计划的消息。至此,年内刷新股权激励进度的上市公司增至25家,股权激励计划增至28份。


借由股权激励机制深度绑定技术人才激发企业中长期内生动力,已然成为上市公司念好“人才经”的重要抓手。而在尊重人才需求、加大激励力度的同时,合理约束、加强管理同样不容忽视。1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0号——纪律处分实施标准》(以下简称《纪律处分实施标准》),将科创板核心技术人员纳入监管对象。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良好的激励机制下,核心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充分激发,进而赋能企业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适当的约束中,核心技术人才行为得以进一步规范,与激励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助力资本市场激发科创企业活力的健康生态体系建设。


深度绑定人才


近年来,在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愈加深度融合过程中,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市场化的中长期激励方式,在充分调动核心骨干人才的积极性、提升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方面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顺势加入股权激励“大军”之中,以此深度绑定人才,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以来,截至1月22日,共有2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股权激励相关公告,涉及股权激励计划28份,其中2份已实施,剩余26份均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


进一步来看,定向发行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凭借激励对象仅需支付较少的资金成本以及无需公司承担财务压力等优点,占据着股权激励计划的主体地位。数据显示,上述28份股权激励计划中,有26份选择拟通过定向发行股票方式进行股权激励(含3份拟通过定向发行股票获得股票期权),剩余2份拟通过提取激励基金买入流通股形式实施计划。


从激励标的物来看,限制性股票成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首要考量。上述28份股权激励计划中,有25份选择限制性股票。于激励对象而言,其往往能够以低于市价50%的价格获得股票所有权,收益确定性较大;于上市公司而言,限制性股票对于锁定期和激励范围等约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发挥激励效果,确保人才梯队稳定。


虽然激励方式和标的物各有千秋,但本质上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公司的核心人才配置,又可以有效地吸引中层管理人员,从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根据高新技术企业本身的特性,股权激励使得企业内部核心技术员工的利益趋于一致,从而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营业能力。


纳入相关监管


念好“人才经”,不仅体现在尊重人才需求、加大激励力度上,也体现在对核心技术人才的合理约束中,其作为企业创新的“源头活水”,自身行为的规范,事关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纪律处分实施标准》提出,将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纳入相关监管对象,并重点明确了红筹企业重大非关联交易及关联交易违规、红筹企业存托凭证相关信息披露违规、科创属性相关事项信息披露违规、表决权差异安排违规、违反科创板特别规定的股票买卖行为等处理标准。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月22日,A股市场共有核心技术人员5422人。其中,科创板拥有核心技术人员3098人,占A股市场整体的比例近60%(57.14%)。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于科创板上市公司而言,加强对核心技术人员的监管,有助于保障公司技术创新活动的正常进行,避免其偏离公司的战略方向,同时也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于资本市场而言,《纪律处分实施标准》将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纳入相关监管对象,更是对资本市场自律监管体系的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体系的规范性、适应性、透明度。


科创板聚焦“硬科技”定位,因此拥有核心技术人员也成为企业申请科创板发行条件的必备要素。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对发行人明确提出“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等要求。由此可见,将核心技术人员纳入相关监管对象也意味着,对于核心人员的“约束”已从进入资本市场之初,延伸至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全过程之中,从而有利于打造更为健康的市场体系。

责任编辑: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联系我们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沈良宏观

七禾调研

价值投资君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七禾网APP苹果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

认证联盟

技术支持 本网法律顾问 曲峰律师 余枫梧律师 广告合作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业务公告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金融科技委员会”委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