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各股指表现均偏弱,出现较大回撤,其中上证指数跌破2900点关口。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近期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发力都将起到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中长期利好权益市场。 对于最近市场的下跌的原因,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一是因为前期公布的经济数据,特别是金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虽然上半年GDP整体实现了5%的增长,完成了年初定的目标,但是二季度单季度来看GDP同比增长4.7%,和一季度5.3%相比出现回落。二是金融数据反映出投资者的信心依然偏弱。上半年我国居民存款增加了9万亿元,居民贷款则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三是消费需求不足,可选消费下降较多,必需消费也出现一定的下降。 虽然本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未来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但短期来看,物产中大期货宏观高级分析师周之云介绍,从政策提出到最终效果产生、还需要时间来消化,因而预期和现实之间出现偏离导致了股指短期仍弱势运行。此外,尽管央行下调MLF、LPR、SLF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但在当前M1和社融依旧低迷、居民和企业的消费意愿尚弱的背景下,央行政策面的调整对股市的影响有限。而从海外来看,拜登退出美国总统大选提升了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叠加特朗普交易使得市场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定价,市场风险偏好也有所回落。 事实上,自5月20日以来,A股经历了一轮明显调整,大小盘指数之间没有明显分化,普遍回调。光大期货金融工程分析师王东瀛表示,这反映出在长期债务周期去杠杆阶段,权益市场估值受到明显影响,市场成交缩量明显,资金出现净流出压力,7月以来融资余额减少400亿元,其中近一周减少72亿元;北向资金月度净流出288亿元,近一周净流出114亿元。 “居民和企业能否走出快速去杠杆的阶段,是经济增长提速的重要前提。”王东瀛说,而要想使得居民和企业结束快速去杠杆,经济的名义增速高于债务端名义利率水平是必备条件。近期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也是从这两个维度发力,稳定市场预期。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有关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和企业盈利能力改善,提升经济名义增速;而7月22日,央行调降多项政策利率则致力于降低社会债务端名义利率。 另外,7月25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中标利率为2.3%、较6月调降20BP。央行本次降息,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有两大“意外”,一是月内两次操作MLF并不常见,二是降幅20BP、超过逆回购利率和LPR的10BP,为非对称降息。降息有稳增长,缓解银行间流动性压力,进一步淡化MLF利率政策色彩、加快利率调控机制改革三方面“考量”。不过本轮降息实际效果可能有限,实质性稳增长亟待更多“组合拳”,尤其是地产端、财政端,再降准降息也仍可期。从资产端来看,本轮降息有助于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也释放了政策有意加码稳增长的信号,有助于提振信心,对权益市场偏利好。 央行进一步降低逆回购及LPR利率,王东瀛认为,对A股市场中长期走势影响深远。在债务周期主导的去杠杆阶段,市场对持有权益类资产的意愿偏低。判断权益类资产底部拐点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名义经济增速能否超过名义利率,使得市场投资意愿回升,资产价格企稳,进而带动权益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名义利率的调降,毫无疑问是政策层面维护权益市场风险偏好的重要举措。另外,近两年来权益市场的热门题材高股息、高质量发展等,均以未来现金流作为估值的重要依据之一,而调降利率可以直接拉动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上涨,带动相关板块估值中枢上移。因此,本次调降政策利率对A股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支撑作用较为明显。 周之云同样表示,近期央行下调MLF、LPR、SLF 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从长期来看可以刺激企业的投资和扩张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盈利和股市表现。但从短期来看,央行的宽货币政策转化为宽信用政策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在当前M1和社融较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转化时间会进一步延长。此外,近期中美利差的扩大也让投资者进一步评估投资组合策略,风险偏好的下降也让部分资金由股市流入债市,因此股市短期内并未上涨。 即将进入8月,周之云认为,宏观政策方面,后续持续关注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召开,尤其是会上对于经济发展和股市方面的相关决议。美联储降息时点也将对8月的股市造成影响,美联储将于8月1日凌晨公布利率决议,主要关注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货币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方面的相关数据。另外,8月美科技股密集公布财报,业绩情况也将直接影响纳斯达克未来走势。 王东瀛还提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仍是目前市场期待的主要方向。一方面,财税体制改革的建议引起市场关注,地方财政与事权的统一能否得到进一步完善,对地方债务去化较为重要,是未来经济发展轻装上阵的前提。另一方面,财政直接刺激消费更加稳妥有效,有助于居民和企业快速摆脱去杠杆的负向循环,进而扭转经济预期。 责任编辑:刘健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