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啊,因为期货交易本身就是越做越难。 如果你在市场上待的时间足够长,你会发现大概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那个时候出去交流,都是打开软件看图的多,如果你出去说你是做基本面分析的,估计很多人都会鄙视你。这个情况现在基本是反转了,你出去交流,梳理产业逻辑,做策略,做预测,都是有理有据的,你说你是搞技术分析的,估计除非你业绩非常好,很少有资金方会对你感兴趣。 所以,虽然可能并不是完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但是市场的确是进步了。 大家可以去看看套利价差,以前会存在很多无风险的机会,但是现在那些比较成熟的品种,机会一旦出现,都会大概率被修复,这些点位你是吃不到了。 再比如以前做日内超短,在2015年以前,市场的盘口等真的可以让你做出来很少有回撤的曲线,可能每天都能够赚钱,但是现在这样的品种已经没有了,那个时候做短线的那一套,放到现在,也已经变得比较难受了,市场在进步,傻子行情也会越来越少。 同时,随着产业资本的深入,期货市场有了越来越多的产业资金,生产厂家,贸易商,等等,他们能够掌握一手资料,并且有从业几十年的人,对市场的了解程度,分析的精细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所以一个事实就是:这个市场,的确已经越来越专业了。那么,一个专业的市场,自然也就越来越难。以前很多的交易方法,是看市场有没有漏洞或者错误,让我们有很好的机会,现在至少我感觉到,交易开始变得相对枯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尽可能的少犯错。那么,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在市场中发挥的作用就变得异常突出了。 即便是量化,技术分析,随着这些年程序化工具使用的频繁,也是发展越来越快的,各种策略的迭代速度和以前不是同日而语。所以,如体住这样的描述,还是在谈现象,并没有深入哪怕您聊的任何一个方向去精深,去探求本质,那么结果我认为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需要梳理的是一个大的思路,然后对每一块思考做匹配,知道自己干什么,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地方想清楚,可有可无的,情愿无,简单,明了。那么对于适应性至少就了然于胸了。 这是一个市场的现状,大家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面对那些产业搞的比你透,资金比你雄厚,经验比你丰富,交流学习比你多,可能还比你聪明勤奋的资金,你是需要思考怎么战胜市场,还是思考怎么先让自己活下来?然后去寻找一个感悟市场的方向,努力的走下去。 期货交易为什么很难做?因为你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尽人事就是你必须遵守正确的交易理念,比如:清仓顺势,多品种配置,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听天命说的是就算你的交易系统是对的,但只要行情不来,你依然不能盈利,行情什么时候来?来了会多大?这些都没办法提前知道。 所以交易到最后,其实就是坚持一致性执行,一套具有正向收益预期的交易系统,然后耐心等待,真正的强者,就是认清交易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交易。 1.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说起来简单,交易起来很难,能长期做到更难。 截断亏损,经常止损后行情又回来,然后放大止损,结果还是一样,不管放多大,一样会被打止损,于是就亏的更多了,就开始研究各种入场点,希望找到高胜率的入场信号,一入场就赚钱,结果只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入场只是一个试错的开始。 让利润奔跑,跑着跑着盈利就变亏损了,就算偶尔会有大盈利,也覆盖不了前面各种小止损叠加起来的大亏损。于是就想着主动止盈,设立目标位,固定盈亏比,还安慰自己不贪心就能赚,聚沙成塔,结果还是亏。 然后越做越迷糊,不敢开仓,怕一入场就亏,盈利了睡不着,生怕利润飞走。这些都是大多数人会遇到的心理问题。 2.每一种策略都对应一种死法,到底怎么样才能稳定获利? 加仓死于回调,不加死于磨损,趋势死于震荡,震荡死于单边。 有个朋友说作为一个交易员应该有包容万象的心态,包容一切心法,他认为不应该偏执的走一条路,趋势也好,震荡也可以,基本面也行,高频日内也有机会。 他既懂得量化又会主观,既会做日内,也可以做价值投资,这几年自己一直在各种理论之中不停的切换,总是被短期的利益所吸引,然后更换自己的交易逻辑,始终徘徊在亏损之中。 他可能明白了很多道理,知道了很多交易理论和方法,但是他唯一不明白的就是交易想要稳定获利,就必须让你具有偏执般的坚持执行一套交易策略,只有你的交易逻辑能够稳定的输出,你才能够得到一个稳定长期的结果。 3.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未来是不确定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你要赚钱就需要交易,交易就会有风险,只要有风险敞口,就会有这样的可能性让你死掉。 所以,投机交易行业会百花争艳,每一个基本理论都有生存的空间,因为大家无法做到客观,清晰、100%地确认,某一种方法将来一定会在某一段时间获利。这样一来,投资者们能在这里坚持到底到底靠什么呢? 依赖的就是你对交易的强大信念。 交易说白了,就是你在主观上对交易做出的最终选择,而你所坚持的交易系统已经建立,你要坚信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 每个交易系统都不完美,想要得到它的好处,只能去接受它最差的一面。 责任编辑:翁建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www.7hcn.com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0571-8821293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刘健伟/翁建平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负责人:李贺/相升澳
电话: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产业中心负责人:果圆/王婷
电话: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李烨
电话: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
电话:13732204374(微信同号)
电话:18657157586(微信同号)
七禾网 | 沈良宏观 | 七禾调研 | 价值投资君 | 七禾网APP安卓&鸿蒙 | 七禾网APP苹果 | 七禾网投顾平台 | 傅海棠自媒体 | 沈良自媒体 |
© 七禾网 浙ICP备090124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1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4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637号]